很多书友在练字时,一味求量而缺少反思,久而久之不仅没有什么进步,还把错误的笔法学得越来越根深蒂固,想改正都难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我们心里就得有准确的认识,笔画怎么写是对的,哪些情况需要克服,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。
图片
明代书法家溥光大师在《雪庵八法》中详细说明了写字的八种“病”,一旦染上作品就落入下乘,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作者水平一般。原文写道:“笔法有八病:一曰牛头,二曰鼠尾,三曰蜂腰,四曰鹤膝,五曰竹节,六曰棱角,七曰折木,八曰柴担。”我们逐一介绍。
图片
“牛头”指的是用笔过于呆滞笨重,提按处理不够熟练导致的。表现为落笔时或因蘸墨太多,或因留驻时间太长,或因提笔不够果断干脆,导致的一种粗头拙笨之态。因为形状如同牛头,所以得了这个名字。
图片
“鼠尾”之病体现在撇画上,用笔单调、有提无按,导致线条轻浮,浮华仓促,形态就像老鼠的尾巴。想要克服这一“病”,书写时要有明显的提按变化,不要直来直去,不要刻意追求速度,轻重变化一定要体现出来。
图片
“蜂腰”主要体现在钩画、竖画、捺画上,两头粗重、中间太细,过渡非常不自然,有一种上下脱节的感觉。写字时如果能坚持中锋用笔,提高提按处理的灵活性,缓提缓压、衄笔出锋、用力均匀,这一“病”便可“治愈”。
图片
“鹤膝”指的是转折笔画,转折处顿笔、换面太明显,形成一个“疙瘩”,显得呆板笨拙,毫无美感。我们在处理转折时,一方面还是要力度均匀,还要注意提笔与按压的衔接,横与竖之间要靠折笔来搭接,不能为了追求方折顿挫而妄生圭角。
图片
“竹节”指的是竖画头脚过重、中间过轻,导致整个笔画比例失调,形似竹节。写竖笔时,除了依然要中锋行笔,还要保证力度一定要均匀变化,不能骤起骤落,笔画要找准方位,自然而然的变化。
图片
“棱角”针对的是出勾,提笔出锋时无法做到中锋而出,而是侧锋轻扫,骤然离纸,明明应该扎实锐利的钩画,变成了一种虚尖。写勾时应当先缓后急,衄挫蓄力之后提锋送出。如此处理,钩画稳健峭拔、潇洒爽利。
图片
当我们折断一根木头时,断面会出现很多不规则的毛刺,杂乱无序。而在写字时,仓促行笔也会出现笔锋散开,笔画毛刺较多的情况,故曰“折木”。这同样要求我们书写用力均匀,疾徐有度。
图片
“柴担”与“蜂腰”较为相似,但它主要指横画,两端隆起过大而中间纤细,极不协调,不善控笔、控墨所制。我们在书写时能把提按运用得自然即可,不用过于显露这一动作。
图片
如果能克服这八种“病”,笔画这一关也就过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